參與學校分享

大角嘴天主教小學
透過摘錄筆記以提升學生自主學習能力
潘偉強副校長
謝家毅主任

本年度本校參加了由香港教育大學舉辦的創建型老師培訓計劃,旨在進一步加強中層團隊的領導能力。

關於本計劃

學校本周期的三年學校發展計劃,一如既往透過「策劃─推行─評估」的模式執行,本校會透過校情檢視,包括持分者問卷數據、學生需要等而訂立。

因應社會環境的轉變及學生成長的需要,本校重視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故此建立一套摘錄筆記的校本發展計劃。此計劃旨在提升學生的獨自學習能力,鞏固學生所學,讓他們日後回饋社會。

挑戰與機遇

為了達致我們的關注項目,本校會以課程組核心成員擔當領導推展的角色,並以中文、英文、數學及常識科為核心推動學生摘錄筆記。當中我們面對不少困難及挑戰,我們在首年度能按計劃進程教導學生摘錄筆記,惜翌年爆發2019冠狀病毒病,當時學校領導層決定先應對學生的需要,把資源先投放於網上學習及學生的身心靈發展,並略為調整摘錄筆記的推展步伐。

由於疫情持續肆虐,摘錄筆記與遙距學習能達致相輔相承的效果,讓學生在網課期間記錄學習重點,鞏固所學,提升他們的自主學習的能力及態度,進一步緊扣教導學生摘錄筆記的目標。

雖然面對不少的挑戰,但我們專業的教師團隊仍以學生的福祉為大前提,按創建型理論推動「透過摘錄筆記以提升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關注事項。

創建型理論的特性有助學校持續發展,本校推展之「透過摘錄筆記以提升學生自主學習能力」關注事項亦包含了創建型理論的元素。

訂立清晰目標

根據創建型教師理論,作為學校領導需為學校訂立清晰的目標,這將有利老師團隊同心協力推動不同的計劃。本校的其中的一個辦學理念為「培養學生的自學精神,達致終身學習的目標」,故此我們以摘錄筆記作為其中一個實踐辦學理念的策略。為了有系統地教導學生摘錄筆記,課程組先訂立校本摘錄筆記的縱向及橫向架構,不同的學習階段的學生因應不同的學習能力摘錄筆記。例如:初小學生需學習在課本及課業中運用不同的標記及符號摘錄學習重點;至於中年級學生需在老師的引導下,辨析當中的學習重點並摘錄在筆記簿內;高年級學生則需要自行摘錄筆記及與同儕分享筆記內容。我們的關注事項目標清晰及明確,旨在裝備學生應用摘錄筆記的技巧作為其中一項終生學習工具,這樣有助教學團隊朝着共同目標邁進。

在執行方面,副校長及課程統籌主任會帶領中文科、英文科、數學科及常識科科主任進行教導學生摘錄筆記的工作。為了落實目標,課程組挑選了適合小學生摘錄筆記的方法,當中包括圈或間出學習重點、善用螢光筆、運用不同的標示符號及運用高層次思維工具。以中文科為例,學生需運用以上摘錄筆記的方法歸納課文主旨、認識文體、掌握段意、詞義等。另外在英文科筆記,學生可把重點詞彙、句式結構、文法規律等記錄下來。數學科方面,我們着重引導學生記錄運算過程的心得、拆解學習難點的步驟等。

老師認同學校的目標,知悉課程發展方向,再瞭解科組的具體運作,這將有利關注事項的推展。

自我完善

為了監察摘錄筆記的成效,老師會透過多元化的量性及質性數據進行評鑑。在量性數據部份,科組會透過持分者問卷、科本問卷調查、學生問卷調查等數據來檢視摘錄筆記的成效。在質性部份,我們會查閱學生的筆記簿、學生訪談等檢視學生的摘錄筆記表現。

同時,我們亦十分重視家校合作,本校透過全校家長會、家長教師會會議、家長工作坊等向家長闡述摘錄筆記計劃外,科任老師亦會透過家校通訊平台向家長發放學生筆記佳作,讓家長知悉子女的學習進度。

作為創建型教師,我們需透過「策劃─推行─評估」(PIE)的循環,不斷自我完善不同的工作,這樣老師便能有策略地規劃工作和孕育反思文化,是學校能持續發展和改善的關鍵。

勇於承擔 群策群力

創建型老師需要有承擔精神,不怕困難,勇於接受挑戰。為了營造摘錄筆記的氛圍,本校的教學團隊各展所長,發揮個人強項貢獻學生。為了力求創新,課程組老師嘗試透過多感官學習理論尋求突破,最後各成員都不吝嗇個人的強項,群策群力,創作了《筆記歌》,讓學生透過聽覺感官學習如何摘錄筆記。當中包括有課程統籌主任負責作詞、音樂科主任負責作曲、常識科科主任製作音樂伴奏、資訊科技老師負責拍攝及製作音樂影片。

《筆記歌》的貢獻良多,除了能令全體學生迅速地透過歌曲認識了摘錄筆記的方法外,亦增強了教學團隊勇於承擔、樂於挑戰的精神。基於以上優勢,我們的教學團隊持續群策群力,繼續創新,包括由推廣閱讀組與資訊科技組創設的借閱圖書機、課程組與中英數學科創設小一學習歌謠、常識科與電子學習發展組創設Steam from home活動、視藝科老師創設TKT-buddy吉祥物等,都是藉着老師們的創意,提升學生學習表現的例子。

重視教師專業發展

教師專業發展是學校持續發展的助力。一直以來,本校致力建立學習型的教學團隊,不謀而合,創建型的教學團隊亦同樣重視教師專業發展。為了推動摘錄筆記,我們安排了一系列的教師培訓,首先課程統籌主任及科主任透過學校不同的科組會議,向老師闡述摘錄筆記的理念及運作方法。另外我們亦在教師發展日邀請專家到校進行教師工作坊,透過講者的分享提升老師們執行計劃的力度,達致更精準水平。

另外,我們重視知識的承傳,故此我們致力培訓新入職老師、新晉科主任、新晉主任及新晉副校長,我校已建立一套完善的校本啟導政策。以培訓新晉科主任為例,學校首先會安排富經驗的學科監察主任擔任啟導人員,這樣有助新晉科主任儘快掌握校內科本的運作。同時,我們亦鼓勵新晉科主任參與各專業團隊的支援計劃,讓他們汲取在不同學校內寶貴的前線科本經驗。為了進一步擴闊他們的視野,學校會安排新晉科主任參與由專業的學術機構主辦的科主任培訓課程,我們亦會安排他們出席不同的教育會議及展覽,以擴闊科主任的視野。

以上一系列工作可讓教師具備相關的知識和能力應對課程改革,透過提升科主任個人的科本領導能力後,讓他們能逐漸營造以科組為本的團隊協作,並帶領教師團隊能致力推展校本課程和優化學與教策略。

與教師團隊分享計劃成功的喜悅

創建型的理論著重視團隊的建立,因此學校會定期與老師分享成功的喜悅。在過往兩個學年,老師會定期在校務會議中分享教授學生摘錄筆記的點滴及分享學生摘錄筆記的佳作。過程中,我們會表揚表現良好的老師,加速老師進一步融入學校團隊,栽培他們成為學校第二及第三梯隊成員,這樣將有利學校日後的整體發展。

老師是學校其中一項重要資產,作為創建型學校領導需重視老師們的意見,當中部份前線老師的經驗或有助不同計劃的推展,因此我們着重老師團隊之間的互動。以常識科筆記為例,透過科組之間的專業討論,我們翌年加入普及式資優教育元素,把高層次思維策略融入至筆記內;在筆記簿方面,第一階段的筆記簿只是一本校簿,經集思廣益後,學生的筆記簿已發展成為校本課業,並在筆記簿內加入自訂目標、同儕分享等元素,令整體成效有顯著的提升。

結語

創建型老師理論有助學校持續發展,作為學校領導,我們有責任把創建型老師的精神擴展至每一位老師身上,並在各項工作項目中內化創建型老師理論,讓學校可持續發展。